无人机任性飞?“黑飞”“乱飞”或成泄密帮凶!
发布时间: 2024- 12- 06 15: 06
信息来源: 《法治日报》、中部号角、保密观、央视新闻等
浏览次数:
近年来,无人机航拍以其独特的空中视角和壮美景象而备受大众喜爱,但 “黑飞”“乱飞” 及违规航拍航测现象日益增多,给国家安全带来威胁。
近日,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备受瞩目的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案,被告人李某因操控无人机非法拍摄军事设施并传播视频,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10 个月,再次为公众敲响了维护国家安全的警钟。
2023 年 12 月至 2024 年 1 月,无人机爱好者李某为博网络关注与流量,操控带有远程高清摄像功能的无人机,对某部队雷达站部署以及某集团军机关驻地整体部署进行拍摄,非法获取了包含国家军事机密的影像资料。此后,李某将拍摄画面制作成短视频发布于个人社交平台,视频累计阅读量达 4000 余次,被分享和收藏 30 余次。期间有网友提醒李某相关拍摄违法,但李某未予理会,未删除视频。经专业鉴定,其拍摄视频涉及一项 “机密级” 事项与一项 “秘密级” 事项,对国家的安全利益造成严重危害。今年 3 月,李某在接到国家安全机关侦查人员电话通知后主动到案,并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最终,涉案无人机等作案工具被依法缴获,李某也因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10 个月,相关案件已审结完毕。
法院审理认为,李某以刺探手段非法获取两项国家秘密,其行为已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依法作出判决,并没收作案工具。宣判后,李某认罪服法,表示真诚悔过。
本案警示广大民众,航拍并非毫无约束的 “绝对自由”。在享受无人机带来的乐趣与便利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认飞行区域是否为禁飞区,坚决杜绝利用无人机违法拍摄军事设施、军工设施或其他涉密场所。国家秘密关乎国家安全与稳定,非法获取、泄露国家秘密,或违法向境外提供数据信息,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无人机竟然有这么多安全隐患
那么驾驶无人机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无人机飞行也是有“空中交规”的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