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国防”捐赠活动丨退休不退热爱,手稿献给教育馆
发布时间: 2025- 01- 10 16: 14
信息来源: 市国动办(市人防办)
浏览次数:
岁月长河奔腾不息,红色记忆熠熠生辉。在杭州市国防动员教育馆落成之际,一场意义非凡的老物件捐赠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从2023年革命先辈宁新波家人捐赠的红色珍藏,到2024年数十位热心市民踊跃献出徽章、书籍、信笺等带着时代温度的物件,各界人士纷纷响应。他们曾有着不同身份,是保家卫国的军人、立德树人的老师、辛勤劳作的工人,如今,他们是含饴弄孙的长辈、发光发热的银发志愿者、退而不休的老专家,他们虽身处社会各处,却因一则征集公告而心向一处。他们满怀热忱,第一时间将精心呵护的宝贝毫无保留地送至教育馆,用行动支持国防事业。
让我们走进这个专栏,一同走近这些珍贵藏品曾经的主人,聆听岁月深处的红色回响,体悟他们对国防事业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于件件藏品中汲取奋进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12 月 25 日,市国防动员教育馆工作人员来到近江三园拜访一位特殊的热心市民,他就是原市人防办已经退休20年的老干部曾光龙。这一趟,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往人防工程往昔岁月的大门。
恰逢电梯维修,工作人员收到了曾光龙老人提前发来的致歉信息,字里行间满是谦逊。听到我们的敲门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迎了出来,他身形微微佝偻,有点耳背,可看到工作人员的瞬间,眼中闪烁起喜悦的光芒,脸上的笑容如同冬日阳光般温暖。
走进屋内,略显凌乱的餐桌、茶几上,层层叠叠铺满了报纸,勾勒出老人爱读报、关心社会大事的生活习惯。曾老行动已有些不便,他热情地招呼我们落座并嘱咐吃些水果后,便弯下腰,有些吃力地拖过来一只长四十厘米的纸板箱,笑着说:“你们要的东西,我都已经准备好了!” 工作人员忙上前帮忙,他连说“不用不用”,坚持亲手解开打包得严严实实的胶带。打开纸箱, “宝库” 出现在我们眼前 —— 满满一箱书,被分类排序,码放得整整齐齐。
打开纸箱, “宝库” 出现在我们眼前 —— 满满一箱书,被分类排序,码放得整整齐齐
箱子里摆满了旧书,虽历经岁月纸张大都泛黄,但全部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看得出主人是个惜书之人。一本本工作笔记,褪色字迹刚劲有力,密密麻麻写满工程精要与难题解法,见证其严谨日常;一摞摞专业书籍,边角磨损、封面斑驳,曾伴他日夜钻研;一幅幅手绘图纸,从简易弧形山洞到复杂人防地下室布局,线条精准、标注详细,还有闪耀金光的荣誉证书,记录了曾老的兢兢业业。
他往往拿起一本书就给我们讲这本书的来历、故事,不用看封面,更加不用看里面的内容,这些书熟稔得仿佛陪伴了他几十年的老伙计
曾老一样一样掏出老物件,给我们介绍奋战在一线的往昔点滴。防空地下室、地道工程、坑道工程,这些不同类型的人防工程他都接触过。曾老说,人防工程从一开始“深挖洞,广积粮”时期千人挖洞,到后来,转入平战结合建设时期,杭州的人防工程与社会发展同向而行,大胆创新,走出新路子。他还记得四牌楼防空洞一开始开办了旅馆,后来还改造了溜冰场,是80年代潮人必去的打卡点。
因年代久远,四牌楼防空洞里曾经开办溜冰场的旧影已难觅踪迹,图为当时同样红极一时的北山路溜冰场
曾老说,一开始,杭州城里新建的房子还不多,加上对防空地下室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配建防空地下室的小区和商场并不多。他印象中批过200多个工程,真正落实了配建要求的可能还要少一点。而如今,情况大不同了,大家的国防意识显著增强,人防工程总量明显上升,城市总体防护能力大大加强,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防空都离不开人防工程。
我们在资料中翻到了曾老曾经工作、学习时的笔记,每一份都很整洁,几十年过去,笔迹仍清晰可辨。为便于工作沟通,曾老还手绘了不少示意图,足见其工作认真。
曾老说想把这些资料捐给教育馆,虽然这些书比较旧,但是书里的国防人防知识不会过时,希望年轻人学好本领,为国家建设出力。
曾老的经历是国防动员事业发展的一个剪影,他悉心收藏的这些书籍和资料,更是老一辈人为国防事业奋斗的生动写照。千千万万如曾老一样的实干者,以满腔热血,一笔一划为国防建设添砖加瓦。他们用一生的坚守,让梦想之光穿透岁月,照亮当下,激励着后来人接力奋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勇毅前行。
分享: